現有的荔枝冷凍技術只能貯存半年時間,在常溫保鮮方面,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國內外在常溫貯藏研究方面主要偏重于防腐劑、保鮮劑的篩選和應用,但大多保鮮期不超過7-8d,且要結合常規的藥物防腐,如苯來特、特科多、滅菌威等。這些藥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和殘留量。國外主要采用熏硫方法進行荔枝常溫保鮮,雖能有效地保持果實的顏色,但多某些真菌并不能完全殺滅,導致口感變差,影響人們身心健康。因此,目前常溫保鮮研究的重點放在研制五毒、防失水、防褐變、防腐、防病害和延長衰老的保鮮劑上。
在國內,陳志宏等用乙烯吸收劑、減壓貯藏、乙烯吸收劑+SSC浸果集中處理方式進行糯米糍荔枝的常溫保鮮研究、發現經乙烯吸收劑+SSC處理的荔枝,貯藏期可延長7-10d。謝建華等采用緩釋劑處理荔枝,果實常溫貯藏的好果效率為80%以上,且SO2殘留未超標。陳蔚輝等在常溫條件下,采用微氣調袋包裝技術提高了荔枝的品質,果實貨架期比對延長了3d。華南農業大學陳維信教授等在常溫條件使用泡沫箱加冰包裝方法進行保鮮,可提高荔枝的貯藏的好果的效率增加18%-40%。近年來荔枝貯藏保鮮技術已有較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采收前管理粗放,沒有嚴格的病蟲害控制措施、果實往往在生長期就被病蟲害侵染,不利于采收后貯藏保鮮。
新型的納米材料具有很多不同于常規材料的優異特性,如高比表面積、量子效應、特殊的光、熱、磁學等性質。可有效的應用于食品科學,并加以開發和利用。
應用與果蔬保鮮方面的納米材料主要有納米氧化硅UG-SP15、納米二氧化UG-TA18、銀系納米材料UG-T07等。適量的納米SiOx顆粒UG-SP15加入可以形成納米抗菌薄膜,利用硅氧鍵對CO2和O2吸附、溶解、擴散和釋放作用,調節膜內外CO2和O2的交換量,從而抑制果蔬呼吸強度
,起到保鮮保水的作用。馬李一等研究表明,加入納米SiOx UG-SP15涂膜劑,水晶梨的失重率與腐爛率都顯著小于其他涂膜液(<0.05):果實亮度與色澤好,明顯延長了果蔬貯存期。將納米SiOx UG-SP15與天然復合果蠟共混,形成水溶性果蠟,涂覆到果實外表晾干后,形成具有較強機械性能的納米SiOx改性蠟膜、能夠明顯提高CO2和O2通透性的調控能力,并且具有較好的抑制果品呼吸強度和防止水分蒸發的能力,保鮮效果明顯提高。納米抗氧化劑UG-SP15、抗菌劑應用于保鮮包裝材料,可以提高新鮮果蔬的保鮮效果和延長保鮮時間。納米系列銀粉可以有效的延長抗菌時間、加速氧化果蔬釋放出的乙烯,降低包裝中乙烯的含量,從而達到良好的保鮮效果。納米TiO2 UG-TA18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它一方面能夠將果蔬貯存中產生的乙烯氧化分加成二氧化碳和水;另一方面可以殺死細菌等微生物,因此可以有效延長果蔬保鮮時間。陳麗等將TiO2納米粉體UG-TA18應用于PVC保鮮膜,發現其對富士蘋果保鮮效果大大提高,貯藏期間氣體指標分別為:O2 3.1%-5.6%,CO2 1.7%-2.6%。殼聚糖、明膠和UG-TA18威力之間存在強烈的氫鍵相互作用,添加TiO2納米顆粒UG-TA18可以使殼聚糖明膠共混膜的力學性能得到改善,有利于提高膜的抗性,提高對果蔬保鮮能力和延長常溫保鮮時間。邱松山等采用殼聚糖UG-TA18納米TiO2復合涂膜可有效降低果實的水分、VC等成分的損失,延緩褐變的發生,從而延長鮮切的貨價保藏期。
目前,在國內利用納米二氧化鈦UG-TA18材料進行改性使其提高可見光的光催化作用,并且用做保鮮劑用于荔枝的保鮮時間少有報道。尤其是利用太陽光催化來提高保鮮劑對荔枝表面微生物的抑制或殺死、以及荔枝新陳代謝所釋放的乙烯等氣體的降解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納米二氧化鈦UG-TA18半導體材料能吸收紫外線產生自由載流子,這些載流子活性很強,能與顆粒表面存在的氧氣和水分子結合成自由基,這些自由基能進入微生物內部破壞其內部組織,從而殺死細菌。同時,這些自由基能夠破壞有機物中的雙鍵、方香鏈是有機物裂變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從而達到很好的防腐和抑制后熟等作用。納米二氧化鈦光觸媒UG-TA18保鮮劑本身為無機物,無毒、無污染。利用太陽光激發納米二氧化鈦保鮮劑UG-TA18材料研制成功將具有重大的應用和推廣前景。

